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学古堂论坛  (http://www.zhangyz.com/bbs/index.asp)
--  新作上线  (http://www.zhangyz.com/bbs/list.asp?boardid=11)
----  上传习作,欢迎指导指正  (http://www.zhangyz.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id=6465)

--  作者:秋山一色
--  发布时间:2012/11/8 8:42:46
--  上传习作,欢迎指导指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默然
--  发布时间:2012/11/12 4:09:14
--  

建议您还是应该多临帖,多读帖,神悟张书精髓,然后下笔,现在看您的作品(单就这张而言),很多笔画交代的太过草率,不成笔画,中锋用笔少于50%,粗细太过夸张,整体不够协调,张裕钊的基本笔画没有体现出来,应再注重写字时笔画力度与提按的节奏感,才能使整体显得和谐自然

愿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弘扬张书,也祝您书艺大进!


--  作者:秋山一色
--  发布时间:2012/11/12 8:18:24
--  
感谢老师点评。学书法三年有余,其实没有学进去,或者说不能叫学,因为没有拜师,只是自己在照猫画虎,很自由的练习。看来这种学法是不行的。也叫走弯路了吧。惭愧,当更加努力
--  作者:默然
--  发布时间:2012/11/12 19:31:04
--  
以下是引用秋山一色在2012-11-12 8:18:24的发言:
感谢老师点评。学书法三年有余,其实没有学进去,或者说不能叫学,因为没有拜师,只是自己在照猫画虎,很自由的练习。看来这种学法是不行的。也叫走弯路了吧。惭愧,当更加努力

老师愧不敢当!同是张书同好,大家算是同学吧~哈哈~您不必气馁,默然从知道张裕钊那天起到现在也未必有4年~我和您应该是同步认识张裕钊的,和您的经历相似,有幸看到了起壮站长创办的书道研究网,又有幸结识起壮站长,并得到了许乃风先生与陈启壮站长的面传心授,受益匪浅,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二位先生书艺再高,理论再精,如果自己不多加练习,算是辜负了二位先生的教导,那么您说没有拜师,没有关系!你有一位最好的老师------古人,我们大家以古为师,临池不辍,定有所成!

默然私下也是很懒的~~~书艺都荒废了~~今日之言,当以默然为戒,与君共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秋山一色
--  发布时间:2012/11/13 15:10:54
--  
其实我是南宫人,和董毓明前辈是街坊,早年间曾在董老先生下面干泥瓦活,六十年代吧,后来当兵出来了,一直没回去。那时就知道董老先生写的毛笔字不错,但不知是何体,听人说是六朝,转眼几十年过去,才知道了张裕钊。退休后,没事干,就练书法吧,几年学下来,不能叫学,自己照着练下来,还是没有按规矩来,看来还的重新从头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