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学古堂论坛  (http://www.zhangyz.com/bbs/index.asp)
--  书家推荐  (http://www.zhangyz.com/bbs/list.asp?boardid=19)
----  [推荐]青海已故书法家——李德渊(一)  (http://www.zhangyz.com/bbs/dispbbs.asp?boardid=19&id=3815)

--  作者:刘德生
--  发布时间:2008/5/14 14:52:20
--  [推荐]青海已故书法家——李德渊(一)

       李德渊(1898—1959),号髯陀,青海省西宁市人。自小喜爱写字,临摹名家名帖。青年时期,从颜、柳入手,旁及王羲之、欧阳询及孙过庭、张裕钊诸家,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创立了“李德渊体”。1948年在西宁出版了《书品》楷书字帖。另有部分书法作品及刻石,作为文物及艺术品,由青海省图书馆等有关部门收藏。

  1916年在甘肃省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后,先后在甘肃省合水县、西宁蒙藏学校、民和师范学校、西宁中学、昆仑中学任教及任校长等职,为青海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1945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54年,在西宁举行的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青海省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青海省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部长。 他是20世纪颇有成就的书法家。少年时即能写一手隽秀的露锋小楷;及长,先后临写汉隶《张迁碑》《礼器碑》,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帖,隋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孙过庭的碑帖,后学清代张裕钊的书法,从中吸取诸家的精华,尤其得力于柳公权和张裕钊,融会贯通,独出新意,自成一体,人称“李德渊体”。 1936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书法家评比大会上,于右任、沈尹默、马公愚等书法大师莅会,李德渊的书法作品被评为第四名。先生的书法也呈显出不同阶段的变化,在上世纪20年代,以颜筋柳骨为主,而在撇捺方面,糅合了黄庭坚的笔法,格外显出舒展气派,社会上称之为“长腿柳体”,这说明先生对柳体的学习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上世纪30年代,先生着力学习清代张裕钊的书法,以张裕钊的笔法较为突出。上世纪40年代后,糅合了晋代王羲之,其书体表现了王、赵的秀逸,也发挥了颜、柳的匀称、工整,欧体结构的严谨,魏碑的浑厚,笔笔中锋,横竖笔俯仰生姿,方框笔内圆外方特征尤为突出,基本上形成了个人的风貌。《西宁麒麟公园碑》便是其代表作。1948年,由西北书店石印出版的《书品》更臻精妙,字字娟秀,书卷气韵隆盛,端严遒丽的结构、秀逸飘洒的笔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先生的草书、行书信笔写来,挥洒自如,字字珠玑,跃然纸上。一时使在青海工作的外省人士,莫不以得一幅李字带回家乡为荣。特别是书法爱好者,相继改临“李德渊体”,以取其圆润挺拔的笔法、工整洒脱的结构,从而吸收规矩秀逸的气质、风韵独具的姿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2 12:38:52编辑过]

--  作者:刘德生
--  发布时间:2008/5/14 16:04:16
--  
本人在书法研习中深受李德渊书法的影响,先生的书法继清代末年书法的足迹,苦练张裕钊自成一体“李德渊体”所书楷法严谨、刚劲有力、遒劲挺拔。深受当地书界的推崇。作为"张裕钊书道研究院"会员,本人有义务将先生介绍给大家,与各位交流、欣赏与学习。本人将会在短期内整理先生的碑帖墨迹,逐一上传分享!!!!!!
--  作者:陈启壮
--  发布时间:2008/5/14 18:54:16
--  

非常精彩,非常珍贵的资料!站长强烈推荐大家学习欣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武志泉
--  发布时间:2008/5/18 23:33:48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邵玉臣
--  发布时间:2009/10/7 14:00:51
--  
精彩,很值得学习研究!
--  作者:走马观花
--  发布时间:2009/10/7 22:20:52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