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玉凯
-- 发布时间:2013/1/8 16:39:26
-- 可找到出处了
◇ 剑铭
天生五材,金德惟刚。从革作辛,含影吐商。辩物利用,勋伐弥彰。暨彼良工,区冶干将。爰造宝剑,巨阙墨阳。精通皓灵,获慈休祥。剖山竭川,虹霓消亡。昭威耀武,震动遐荒。楚以定霸,越以取强。(《艺文类聚》六十,《御览》三百四十四。) ◎ 士孙瑞
瑞,字君策,扶风人。中平末,以处士擢鹰扬校尉。献帝初,为执金吾,出为南阳太守,未行,留拜尚书仆射、大司农、卫尉、国三老、光禄大夫、尚书令。兴平二年,从驾东归,为乱兵所杀。有集二卷。
【銘】後漢士孫瑞劍銘曰.天生五材.金德惟剛.從革庚辛.含景吐商.辯物利用.勳伐彌彰.暨彼良工.區冶干將.爰造寶劍.巨闕墨陽.精通皓靈.獲茲休祥.剖山竭川.虹蜺消亡.曜威燿武.震動遐荒.楚以定霸.越以取強. 版本不同其中文字略有不同。 当代文物著作亦有收录汉代铜镜七言诗铭文者。如朱剑心先生的《金石学》,采录了五首汉代七言诗,其中有两首不见于其他记载: 许氏作竟自有纪,青龙白虎居左右。圣人周公鲁孔子,作吏高迁车生耳。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乃悔。吉。 角王巨虚曰有熹,照此明镜成快意。上有龙虎四时置,长保二亲乐毋事。子孙相息家富就,玄天毋极受大福。 朱先生按语云:角王巨虚,言匈奴部落之大也。《后汉书·南匈奴传》云:“其大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汉印有“四角羌王”、“四角胡王”。 这两首诗,前一首反映汉代选官推举制,诗风没有其他作品古朴,好像是顺口而歌。后一首反映汉朝与匈奴关系和睦。这应该是汉代七言诗相对晚出的作品。
崔瑗座右铭 无道人之短,无恃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不要揭别人的短。不要说自己的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帮过别人要忘记,人有恩惠不能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世俗荣誉不足羡,处世以仁为纪纲。) 隐身而后动,谤议庸何伤。(甘于幕后做好事,诽谤非议有何妨。)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千万不要务虚名,不显聪明人自彰。)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柔弱最有生命力,老子主张柔克刚。)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人处污黑身不染,身处逆境心有光。)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浅陋固执乃小人,君子悠悠有雅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言谈谨慎食有节,知足常乐免祸殃。)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持之以恒去实践,日久天长品德芳。) 译文二: 不要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说自己的优点。 施恩惠给别人,千万不要记在心里;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可忘记。 世俗的虚名,不值得羡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 做任何事情前,心里觉得安适,觉得不惭愧,然后才去做,别人的毁谤难道能中伤你吗? 不要让虚名超过事实,不炫耀才华,不卖弄聪明,这才是圣人所称道的。 处在污浊的环境中,贵在不被污浊所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内敛,只求内在充实,不求表面的虚荣。 柔弱的人因为具有韧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适合生存的一类。 老子认为刚强容易被折毁,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刚强为戒。 见识浅薄的人,老想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唯有闲静不与人争,他的成功才会不可限量。 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一个人知道满足而不贪求无餍,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 如果照着这个座右铭,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后,才德自然会发出光辉来,有如花香的四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8 16:45: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