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德生
-- 发布时间:2009/2/12 10:41:27
--
黎明丹是青海近代史上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曾为马麒“智囊团”首脑。黎丹在官居青海数十年中,为经营开发青海,出谋划策,作出了贡献。特别在兴办青海民族教育、沟通汉藏文化方面业绩卓著。
黎丹,字雨民,号无我,清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于湖南湘潭世代官宦之家。黎丹在青海十余年,作为一任地方官吏,对近代青海文化教育的发展有不少建树。民国初年,全国各地新派人物纷纷崛起,而青海则反映迟钝,所出名人寥寥无几。黎丹到青海后,一反积习,立志改变极端落后的文化教育状态。为此他首先选拔、重用知识人才,对本地文化人士,或屈躬访询,或往来交游,或引荐擢用,待之以礼,任之以职,在近代青海教育方面颇有成绩的朱绣,就是因黎丹的举荐走向官场的。黎丹擅长文学、尤长于诗词,因而在青海地区注重推广文学诗词,使之普及、发展。由于旧时青海地方文化教育落后,又得不到重视;文献保存甚少,黎丹以官方名义出面征集刊印,保存了青海近代文化遗产。黎丹之举被当时人们称为“不朽之盛事”。以后,黎丹还与周希武等人倡议兴办了图书馆、博物馆、巡回文库、讲演所等,以此振兴青海地方文化。不仅如此,黎丹还将毕生收藏图书四万余册,悉数捐赠青海图书馆,其中有许多海内孤本,对现今从事文史研究者帮助甚大。 黎丹一生清廉自持,声誉素著,擅长文学,精于书法。尤精通汉藏文,译著颇丰。在汉文方面著有《御海烈士传》、《灵州杂吟》、《珊瑚砚斋诗四卷》、《前拉布浪谣》等。此外,黎丹翻译出版的还有宗喀巴大师著的《宝道开门》和《因缘颂》,另外还翻译出版了清代居.弥旁达瓦著的《王道论》。
黎丹居官青海十余年,为发展青海地方文化教育、振兴青海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维护国土的完整和边陲社会安定做出了努力。特别是倡导学习研究藏文,编写、翻译藏文典籍,对推动汉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培养藏文研究人才影响深远,功不可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