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筷子和用毛笔
----心态和情绪的变化
人们从小父母教会了使筷子,老师教会了用毛笔。用筷子有用左手,有用右手;有的姿势好看,有的丑一点,但都能达到运用自如。用毛笔有左手,更多用右手,书法讲“执笔”各有其法,风格不同。
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个人吃饭时,为了夹到大小不同的肉块、土豆块;夹一粒豆粒、咸菜条;夹鱼刺和从火锅里往外夹肉片……握筷子的长短,手臂的伸屈不一样。一个人用毛笔写字,大字与小字,楷书与隶书,草书与篆书执笔的长短,手指,腕,臂的运用也不一样。站或坐的身姿也不同。
当人们心态,情绪有变化时,反映到使筷子,用毛笔上来更显著。
平时在家中吃饭,或到饭店、参加婚宴,被邀参加酒席。吃饱吃好就行,使用筷子没有什么区别。谁也没有注意自己用筷子是什么姿式。
然而,有的人则不同,在家嫌饭菜不好,握筷子特长,或特短,收放有声。出入饭店招待客人或被邀做客,握筷子特长,指来画去,时握时放。酒过三巡,筷子在手中似交响乐队的指挥棒,指点各位,直指鼻尖,敲击杯盘,不时落地,随又捡起……
用毛笔写字熟能生巧。不会再考虑写什么字,量一下握笔的长短。书法家写字凝神静气,澄心思远,运笔当中更忘却了毛笔。执笔的手指,腕,臂同常人一样,没有不同常人的特殊动作。身形也没有太极拳与少林功夫的功架。从执笔的手的上下提按,到写出的笔画的流动,似有音乐的节奏……
有的人为了参展,或书写时名人在场,心情紧张,握笔过紧。有的人为创作出标新立异,风格独特的作品,改变自己的常规的执笔。笔握的特短、特松,涂来抹去,笔杆、手上都是墨……
也有已经有了些名气的书法家,受邀现场崇拜者,爱好者众星捧月却实拥挤。挥毫者笔杆摇动幅度特大,身体前后俯仰、左右移动,面部表情丰富。观者为其劳累辛苦而不安。
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中,使筷子吃饭香,对自己身体有好处。招待客人有礼貌。
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中执笔写字,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挥毫创作能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