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研究书道理论,领悟书道精华
学古堂论坛书道研究与评论区书论精选 → [推荐]转欧阳中石先生关于张裕钊书法的讲座

您是本帖的第 672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推荐]转欧阳中石先生关于张裕钊书法的讲座
刘德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总版主
文章:503
积分:5492
注册:2008年3月29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刘德生

您无权查看精华贴子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5/30 12:06:28
刘德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总版主
文章:503
积分:5492
注册:2008年3月29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刘德生

发贴心情

       张裕钊的书法,确实别立一家门户,不同于有清一代的诸家。用笔苍劲,峻如刀削,锋敛而见芒;结体修瘦,严谨有制,外方而内圆,然则,取法于何处呢?
      有人说他“取法六朝而面目全非……”,不错,这样意态风格的字,古人所无,但精心细窥,确有绪脉可寻。说他出于《张猛龙》,诚然有之,如出捺时,收而不放,轻不著力,颇足提神。而于折、钩处却着力刻凿。说他有《崔敬邑》意态,诚然有之,如“博睦.的“睦”字,“京夏”的“夏”字,确实形神相肖。说他结构出于《吊比干》,诚然有之,如“原而”、“见”、“勇”等字,取势成体都有似处。康殷先生说他出于《张贵男》,当然又一新见,结体之拙巧果然相同。凡此种种,可以看出他确实遨游于魏碑这座宝库之中,俯仰之间裁取不少,诚然可以说他是“善于熔铸”,而集其成,自为机杼的一“家”。
然而,为什么康有为又说他“专学六朝书,而所成乃近率更、诚悬”呢?是“取法乎上仅得于中”等而下之所至吗?对此,我有一点很不成熟的看法,胃昧地说一说: 我觉得,张裕钊先生并不见得“专学六期’,这个专字值得分析,因为从六朝直接到张裕钊,从结字成体上看,缺乏必要的过度。固然《张猛龙》是横扁而纵狭参差互见,而廉卿先生则一意修狭,瘦长取势,正与柳公权的《神策军》尽力伸长一致,尤其与欧阳询诸贴相同。《九成宫酸泉铭》的雄秀相融,对应成趣的立意,虽然他未作过多的寻求,但《皇甫诞》的峻利秀拔,《度恭公》的剥蚀古朴,《化度寺》的规格严正.却比比皆是,绝非偶然而成。这种结果,如果没有着意的追求,是没有条件达到的。所以我觉得张裕钊先生并没有舍弃了对唐碑的摩拟。甚至于可以说他不是从魏而至唐,而是自唐上溯于魏。看看张裕钊先生的小楷《千字文》,距自唐至清的体制相去几何?
      对于张裕钊先生的书法,我觉得:结字他以唐为主,加之以北碑的神采,人笔颇有篆法,行笔则取势于北魏,藏头护尾,中正不倚,折笔取法于汉隶,撇捺敛锋,出钩迥锋,蓄而不使芒颖外显,但是精神爽利,法度俨然。
      要着重一提的是:张裕钊先生选笔则用硬毫,可以笔秃无锋,但不喜其软。这从他所书日课“诗经,等字的墨迹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墨在薄纸易透,迎光从背面看去,或从纸面平眼望去,松捆泛于纸面,浓淡回笔都可历历如见。特别在蜡笺上看,墨不人纸,毫锋只能在纸面上滑动不刻,更易看出毛笔的活动趋向,可以看出张裕钊先生之所以如此,恐泊意在追摩古人刻石之刀痕,石质剥蚀后的自然悄趣。对于这一点,评者好恶皆有,我们现在都不作论,我们所注意的是张先生的趣旨所在,慕求所之,这对我们的学书极有参考价值。
     


当书被借时,总要喋喋不休地千叮咛万嘱咐,深怕自己心爱的“孩子”在外会遭千般苦万般难。当一本书被弄得伤痕累累遍体鳞伤归还时,就像自己的孩子寄宿在他人家被他家的孩子欺负,嘴上虽然说不要紧,心里却心疼得要命。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5/30 12:13:53
刘德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总版主
文章:503
积分:5492
注册:2008年3月29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刘德生

发贴心情

        如果再看一看张裕钊先生的行书小字,可看出,他是以楷为行,转折有度,连、断合法,看来的确殊非匆匆可就。大笔作刁序,倒也妙在天然。至若稍大一点的行书,写起来恐怕比其楷书稍快不了多少。这种着意意态的营造而不在快慢速度上用力的写法,正合古意。虽然有了灵活飞动的旋律,但仍不失法度严谨的力作,这便是古人戚戚以求的艺术境界。
      前面说到廉卿书法是时代之必然,即破“馆阁”而自唐人魏,即有了古意,又自立了一家之体。现在把他放在同一时代范围内,来一个前后左右观,以便在区别中评得公允。
      就破“馆阁,而论,前有郑板桥、金农等人的另辟天地。他们不同程度地把画家的意趣纳人了书中。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有人指为“魔道”。这对裕钊先生来说,恐怕既是启发,又是鉴戒。
      邓石如是当时大家之一,他在篆书上,从隶人篆,博大精深,对当时篆隶的中兴有极大影响,他又引篆隶人行楷,上通宋元,法古而不泥,大树一时立起,对略后的张裕钊自然有所震动。包世臣之论书一经问世,从理论上拨开了云翳,遂使有志之者有了驰骋之原野。裕钊先生当然受到了鼓舞,作字的人笔,颇有篆意,恐也不无影响。
      与张裕钊同时,而生晚终早的赵之谦,虽然同处于一个时代,所受的启示一样,但所闪出的光彩不同.各有门户,各有宗法,一坚一柔,一长一横,恰好形成映村。是否作-推测,张裕钊之着力求古拙,或者就因为有赵之灵媚,赵之谦之所以秀灵,或者正因为有张裕钊之严正。我们客观看来,他们之相异相斥,倒可能正是相避互成的契机。
      尔后,康南海对之又大加推素,于是廉卿书体乃成一派。中外从者绵延流传,至今犹盛。
      特别日本朋友宫岛咏士暨上条信山先生一脉,更是恢宏斯业,令人钦羡。自愧无甚研究,草此短文,谬误之处诚希鉴正。   


当书被借时,总要喋喋不休地千叮咛万嘱咐,深怕自己心爱的“孩子”在外会遭千般苦万般难。当一本书被弄得伤痕累累遍体鳞伤归还时,就像自己的孩子寄宿在他人家被他家的孩子欺负,嘴上虽然说不要紧,心里却心疼得要命。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5/30 12:14:54
武志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886
积分:10485
注册:2007年6月26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武志泉

发贴心情
认真学习了一遍!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天下练南宫碑的都是一家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5/30 21:07:17
lijie3885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友上路
文章:35
积分:353
注册:2010年2月23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lijie3885

发贴心情

欧阳中石先生此文虽小,道理却深,值得细读。学习张裕钊书法的同仁也可以多加揣摩。如果进一步研究一下,欧阳先生晚年的作品中,碑味渐浓,似乎有些借鉴张裕钊的地方,呵呵。

遗憾的是,此文从网上帖来,错字不少,有些地方影响理解了。

我有原文,可惜此处无法帖附件。大家可以到期刊网上查阅一下,详见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91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30 19:04:43编辑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9/30 19:04:18
汉源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友上路
文章:10
积分:56
注册:2012年4月20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汉源山人

发贴心情
认真学习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2/4/21 17:05:05
lzwtlhl888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友上路
文章:2
积分:70
注册:2017年12月24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lzwtlhl888

发贴心情
受教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7/12/24 11:53:43

 7   7   1/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