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研究书道理论,领悟书道精华
学古堂论坛书道研究与评论区书论精选 → 书法与创新

您是本帖的第 421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书法与创新
刘德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总版主
文章:1144
积分:11211
注册:2008年3月29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刘德生

发贴心情
书法与创新
     白石老人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每个艺术追求者来讲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则失其所以为我。书法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艺术。
  书法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她成熟的艺术形式,稳定的美学特征和抒情方式集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审美诉求。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艺术。就像唐代的律诗,你必须按照格律写作,必须合辙压韵,否则,即使你的词句再美,意境再高,但那不是律诗。我们知道,中国的诗词在唐代经过形式化之后出现了律诗,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我们固然可以认为格律使诗变为死板的形式,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第一流的诗人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如李白、杜甫。而且格律把中国诗推到了一个顶峰,而且是一个永远不可超越的顶峰。我们不得不承认唐朝以后律诗的繁荣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可以说以后任何一个时代关于诗永远也比不过唐代了。关于诗人,永远也超不过李白了。是真正的空前绝后。程式是一门艺术走向成熟的象征,中国的传统艺术,凡是高度成熟后都形成一定的程式。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提炼和升华,中国的艺术程式充满了浓郁的东方性质。当然它也埋着因袭的隐患。形式化、程式化当然可以使艺术创新受到拘束。但是程式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人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艺术家,程式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艺术家,有程式他的作品也平庸,无程式他还是平庸。比如写诗,你就是平仄全对,你也写不成李白;比如书法,你就是烂熟八法,你也写不出王羲之。当然这个不是指你们在座的各位,是说那些平庸之人。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 13:11:04
刘德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总版主
文章:1144
积分:11211
注册:2008年3月29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刘德生

发贴心情

     传统艺术必须寓整齐于变化。怎么讲?整齐是它的形式或程式,比如说京剧也是程式化的艺术,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你必须得照着祖上传下来的表演,可以有个性,可以有创造,比如唱腔的流派。但是你必须是梅尚程荀,不然你唱得再好,那不是京剧,如果你没出处,只能叫唱歌。书法也如此,你必须是严柳欧赵,你必须有传承,不然的话,就不叫书法。凡是大师都是从传承中挣扎出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程式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京剧,当今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是金派,杜近芳是梅派,李世济是程派。不信咱们看看,在书法上没有传承的,当一些人离开了一些位置后,肯定大浪淘沙,自有公论。这就好像我们看球赛,不懂的人看着运动员满场纵横,风驰电掣,好像毫无规则制约,但在行家眼里,那是处处循规蹈矩。要不然早被罚下场了。能继承传统而不违背时尚,能创新而不存在弊端。这是对书法创新的根本原则规定,因此,书法的创新很难,难就难在你要在既定的规矩中创造。我形容她是要穿着长袍大褂,舞出时代的风采。因此,我建议大家,要想创新,六十岁以后再说。不要浮躁,不要急。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时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书法的创造活动尽在这七个字。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书法家必须打破这个矛盾。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孔子是圣人,七十岁了,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六十岁我还说早了十年。所以成为大师的规律有一条,必须得长寿。这和西方不一样,西方的艺术家贝多芬、凡高、毕加索、莫奈、莫扎特都是少年成名。你看那些得少儿书画比赛奖的没有一个成为书画大家的,而书画大家恰恰都是大器晚成。禅宗讲过一段:老僧30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已然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什么呢,就是入法,出法,入法。或者叫生-熟-生三个阶段。书法的修炼是要花费相当时间和精力的,要甘坐几十年冷板凳,十年太极不出门,廿年书法不出手。只有这样才能在随意之中,无法而具备万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 13:24:38编辑过]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 13:14:53
刘德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总版主
文章:1144
积分:11211
注册:2008年3月29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刘德生

发贴心情
学习书法如登山,每上一层才可看到新的美景,低层一般无法理解和体验高层的审美感觉。比如我们在泰山上每上一级,眼前的世界就会有新的精彩和神奇。于是又激发你不断再攀登。书法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加,修养的积累,才能逐步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文明高尚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奋进不已的人。人和书法都达到成熟的境界,所谓人书俱老(孙过庭语)。袁枚有一首诗,意境非常好,可供大家参考。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髻女,妆未梳成不许看。书法家应该有这样的境界和情怀。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 13:25:29
蓝育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04
积分:6052
注册:2008年12月13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蓝育英

发贴心情

读德生数篇书论文章,可谓得益匪浅。他总是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让人感觉语言简练,,易懂,论证恰如其分,细究则论理很深。能如此文者,未有对书法深入研究是不能为之的。练书法首先是热爱,然后是悟性,再者是功夫,三者缺一不可。书法之成就,一定要有理论支撑,要有字外功来烘托,否则就是字匠。

说到创新,这个题目也大也小。我的字与古人、别人不一样,可谓“创新”;以书法理论为指导,在前人成就基础上又有发展,又不脱离“轨道”而离经叛道,创新之说唯此而已。师古而不泥,自成面貌者就是创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 20:41:21编辑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1 20:38:30

 4   4   1/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