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的主流文化对大成功还有一个评价体系,那就是我们都熟悉的立德立功立言,《左传》中说,一个人如果做到这几个方面,人就获得成功了。曾国藩在中国的近代被称为完人,他有道德,有军功,有文章。
在翰林院工作期间,曾国藩把修身当作他日常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现在保留下有他12项课程,其中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对自己的人生修炼,有五个字。
首先是诚,诚实、诚恳,为人的表里一致,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要修炼自己的诚。第二个就是敬,所谓敬就是敬畏,人要有畏惧,人不能无法无天,要有敬畏,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是指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指的就是言语上的谨慎,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是指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这五个字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对待。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曾国藩慎独的手段是记日记,每天记日记,对自己一天言行进行检查、进行反思,对自己在修身方面作检讨。
道光22年,他在一天的日记里这样记载,他说昨天夜晚做了一个梦,梦到别人得到一笔额外的好处,自己很羡慕,醒来之后对自己痛加指责,说自己好利之心如此严重,做梦居然梦到,这是不能容忍的。中午到朋友家吃饭,席间得知某人获得一项分外收入,心里又是羡慕,他在日记里也写到,刚刚上午批判了自己,中午又犯了,“真可谓下流”。
最为可贵的是,从31岁所开始的修身,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在此后的三十年中,即便身为军事统帅,每天在杀戮声中度过,他每天仍然是吾每日三省吾身。可以说,修身是曾国藩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