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研究书道理论,领悟书道精华
学古堂论坛书道研究与评论区书论精选 → [原创]站长代发鄂州张靖鸣先生最新文章!请欣赏!

您是本帖的第 604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站长代发鄂州张靖鸣先生最新文章!请欣赏!
陈启壮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
等级:站长
文章:1539
积分:19885
注册:2007年5月21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陈启壮

发贴心情
[原创]站长代发鄂州张靖鸣先生最新文章!请欣赏!

一 支 梅 花 踏 雪 来

         读丁有国教授《濂亭文集》注释

张靖鸣

 

前段时间,友人送我一本新书,是丁有国教授的《濂亭文集》注释,雅封面、简约设计,给我第一印象是不俗。

翻检目录,该文集共有八卷,收录了张裕钊的序跋、书信、铭志、传记、游记等各类文章共85篇,卷末有查燕绪的题《跋》。查燕绪是张裕钊的门生,在张裕钊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查氏将张裕钊的文章辑录成集,作为献给恩师的生日贺礼。                             

目前存世的张裕钊文集刻本较多,有大冶人黄肈宏重刊的《濂亭文集》,有上海扫叶山房石印馆重刻的石印本,有黎庶昌编次的《濂亭遗文》五卷,有黄冈人陶子麟在鄂城重刊的《濂亭遗集》,还有张裕钊的孙子张孝栘重刻的《濂亭集》。在众多刻本中,查氏刻本《濂亭文集》是辑录文章最全面的,其思想内容或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或揭露清朝统治集团腐败误国、或批评康雍乾考据之学……, 作者的爱国之情,忧患之感,经世之志跃然纸上,凸显出在动荡变革的封建时代背景下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情怀和进步的思想倾向,这或许是丁有国教授选定查氏刻本进行注释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古籍注释从经注开始,逐渐拓展到史、子、集三部。最早的注释方式有传疏式、章句式、考证式三种方式。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种以用佛经合本子注的注释体式,它的显著特征是博采资料,广增异闻。到了唐代,著名学者李善采用征引的注释方式,注释了《文选》,该书遍引经籍,征引书多达1600多种。有意思的是当时的五臣刘良、吕延济、张铣、吕向、李周翰也注释了《文选》,他们的注释方式与前者不同,是以直接说解为主的,此二种注释方式各具特色,被后人广泛沿用。在众多的后世注释学者中,清代学者全祖望的注释方式是不蹈袭前人窠臼的,他采用了疏、自注、笺三种形式,扩大了注释范围,还对古籍内容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注释。这不能不说是古籍注释史上的一次立异标新。

通观《濂亭文集》注释,我觉得丁教授的注释方式不失为当代文人的治学特点,丁教授不仅仅从古文的字音、字义、词义上着手注释,他还有针对性的加强古文主题的注释,使原本艰深古奥的张裕钊古文,在深入浅出的注解下,其思想内容显而易见。同时,也让读者充分品味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注释语言艺术,从字里行间散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本书注释最显著的特点是对书中的人物、历史事件注释甚为周详。我粗略地统计一下,书中被注释的人物达一百五十余人,书中内容涵盖了当时的两大文化圈,一是以曾国藩幕幕府为中心的幕僚文化圈,有黎庶昌、吴至甫、薛福诚等人。二是以莲池书院为中心的学者文化圈,有吴至甫、査翼甫,范当世等人,张裕钊是介于这两个圈子的人物,兼有幕僚、学生、山长等多重身份。曾氏幕府号称清代人才的半壁江山,但其中有很多不知名的人物不见记载,丁教授对这些人物的注释,是在以太平天国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展开的,涉及的人物众多,弥补了史料之不足。莲池书院是清末北方的文化重镇,张裕钊担任山长后,儒流麇集、名士荟萃。张裕钊与吴至甫、张謇、范当世、査翼甫等人的书信在不经意间传播了莲池书院学术风气日炽的文化气息。但在近现代文化史上,莲池书院以及张、吴这样杰出的作家居然少见记载,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学者尖锐地指出:治中国近现代文学和学术史的一些作者,每在进化史观笼罩下研究历史,以新旧论学,并进新而退旧,少有追寻历史之是的兴趣,这就使得所谓旧派如张吴及弟子群体,在以新为主线的历史叙述中被遮掩,长期沉没于无言的历史之海。通过丁有国教授对这些人物的详细注释,莲池书院师生群体的轮廓初露端倪,这对了解莲池书院的学术状况,恢复张裕钊等人历史地位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这恰恰是丁有国教授注释本书的初衷。

丁有国教授是我的同事我对他的了解却并不多。知道丁教授清贫,每次去省图书馆复印资料都勉为其难知道丁教授比常人孤独,孤独得精神似乎只有与张裕钊先生灵犀相通了:穷毕生之力,苦形瘁神……独居讴吟一室之中,而傲然睥睨乎尘埃之外。我以为丁教授是真做学问的人时下真做学问的人已不多见了,而附庸风雅、沽名钓誉者比比皆是,尽管有些人的头衔和奖项念起来比俄罗斯人的名字还费时。或许由于我的记忆失常,对于当前那些时髦的获奖著述几乎没有印象了,倒是对一些从来没有参加评奖的著述记忆至深,几乎浸透了我的骨髓,两千多年前《道德经》的微言大义,一千多年前的《文心雕龙》的精辟透彻,百年前《肇域志》引证宏博,近代《摩罗诗力说》的别求新声……,当代的著述中,倒是对犀利锐敏的《火与冰》等还留有记忆,虽然是只言片语,那也是掷地有声!丁教授的著述是没有参加评奖的,时人对他的注释评价或许不以为然,我为丁教授的《濂亭文集》注释和原来出版的《张裕钊论学手札》、《濂亭遗诗》注释可称他从事张裕钊研究的三部曲,这三部曲是他从事张裕钊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更是对时下一个真做学问的人的最好注释。一百年后,当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捧起这本扉页发黄的《濂亭文集》注释时,他们和我肯定有不一样的境,不一样的审美。

手捧着《濂亭文集》注释,我突然想到一首久违的歌曲《梅花引》:一支梅花踏雪来,悬崖上独自开……在峻峭的山崖上,任凭坚冰如磐 又怎能挡住梅花吐香的冲天豪气?那种景致是何等的孤傲,何等的超迈,令人瞩目!

 

 

 

 

 

 

 

 

 

 

 

 

 

 

 

丁有国简介

丁有国,男,19333月出生。鄂州职业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副教授,湖北诗词学会理事、鄂州市张裕钊研究会副会长、鄂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1986年开始进行清末著名文学家张裕钊的研究,先后注释出版了张裕钊的《论学手札》、《濓亭遗诗》、《濓亭文集八卷》(待梓),撰写发表其著作论文多篇。

    主要文学艺术成果:

     主编《灵泉》诗刊15期,其中第五期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注释张裕钊《论学手札》,由湖北艺术出版社出版;

     注释张裕钊《濓亭遗诗》二卷,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

     主编《鄂州市志》(19151987),由中华书局出版;

     主编《鄂州烟草志》,由湖北崇文书局出版;

     编辑《鄂大学校报》的科教版文艺版20012006底,共144期(全国刊号);

     注释张裕钊《濓亭文集》八卷;

     著诗集《鄂渚吟痕》,由天马出版社出版;

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格律和学术论文多篇;

     现在(自20062月起)全国第二轮修志《鄂州市志》主编,仍坚持工作。

 

 

 

 

 

 

 

 

 

 

作者简介:

 

张靖鸣,鄂州职业大学艺术系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

联系电话    15171015818


书道传君意,廉翁醉我心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12/7 15:28:05

 2   2   1/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