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古堂论坛书道研究与评论区张派追本溯源 → 张公之后碑的学时代性及张公真正笔法的探寻(求教众方家)

您是本帖的第 709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张公之后碑的学时代性及张公真正笔法的探寻(求教众方家)
小汤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53
积分:3832
注册:2008年12月17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汤匙

发贴心情
张公之后碑的学时代性及张公真正笔法的探寻(求教众方家)
清代碑学晚期,独尊北碑陷于绝境,碑学后期代表人物张裕钊、赵之谦、沈增植、康有为等书法立场发生了明显转换,其中张书的在碑贴兼融转变上显得最为吃力(只做了手札书及部分行书的转变),也鲜见成熟作品。这种转变并不是纯粹审美意义上的,,而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贴济碑之穷的无奈之举,这些碑学大家都想为别开新面,挽碑学狂澜于既倒做出自己的努力。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3/13 16:45:49
小汤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53
积分:3832
注册:2008年12月17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汤匙

发贴心情
及至清末民初碑学仍对当时的书坛构成强大的笼罩之势,但碑贴兼融的“诱惑”,已使大多书家放弃了固守北碑的拘执,只剩下几位坚守北碑不肯越之雷池的书家:李瑞清、陶溶宜、曾熙则等显出捉襟见肘的随相。李作碑书,喜欢用颤笔,以见雄强,反而堕成习气。曾取法黑女,虽功力不凡,但谨毛失貌,几成包馆阁之体,陶则更下之,其以柔毫追刀斧刻画之痕,笔画强直,为求得头尾方折不惜描头画角,其板刻匠气,莫此为甚。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3/13 16:51:55
小汤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53
积分:3832
注册:2008年12月17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汤匙

发贴心情
对清代碑学发展的梳理,意在从宏观角度上来理解衡量张书所处的位置,理解张书真正的运笔方法是什么样的,如何还原其真正的外方内圆笔法之所以。
曾熙则的失败似乎明证了,描画外方内圆之笔法确乎不是正途。
后世学张书以为一些笔画没有直接写成的可能,于是各种笔法应运而生,特别是向右向的提钩等,反复在原处调锋,描画。其实那里知道,张书的神彩又怎是通过描画所能体现出来的?
所以,张公书创南宫体时,临习诸碑当不是以笔迫刀,用笔描慕,体现斩截之痕。
那种得方得圆,应是得自于柔毫的千变万化,刀意是在遗毫挥运,使转腾挪中自然产生出来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3/13 17:00:59
小汤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53
积分:3832
注册:2008年12月17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小汤匙

发贴心情
所以,临写张书是否可以这样认为:1、用笔墨意味的传达,以书写性略冲淡刀凿之气;2、以笔作刀,而不是以笔迫刀(以笔写刀),在不经意见的挥运斩折中将碑的方折圭角曲尽其致地表现出来(所以张书笔画,通过使转、提按、捻管来完成);3、写张书先入方雄浑穆之界,后追温和与清凉之境!

                                                           所学所思,求教从方家!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3/3/13 17:07:16
zchhcq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58
积分:1838
注册:2007年7月25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zchhcq

发贴心情
写得好。张体也有局限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5/9 17:52:23
zchhcq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58
积分:1838
注册:2007年7月25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zchhcq

发贴心情

正书书法大家,他们写字用笔都是传统型的笔法,都是腕指结合的。不像现在的书家,很多用笔并非传统正宗。例如:(罔论一下田蕴章老师欧体竖钩的笔法),看过田老师字的人其实会发现,他写的竖钩和欧阳询的一点都不像,因为看田老师的视频,他根本不存在有指的动作,也就不存在写钩时的使转。但不能否认田氏的风格。所以通过观察张裕钊的正书,我相信张裕钊绝对也是功力深厚的传统大家,使转、指法运用通神,也造就了张体的独有风貌。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5/10 14:20:50
武志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886
积分:10485
注册:2007年6月26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武志泉

发贴心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景象亦不同。

辣椒有人喜欢有人怕,都是一个原因:辣!

要超越一个高度,必须先达到那个高度,要想达到古人的高度必须有惊人的付出,愿大家通过不懈的努力,都能得到张公书艺的真谛!


天下练南宫碑的都是一家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4/5/11 16:11:24

 7   7   1/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