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因事没去现场,下午上班后观帖,观后想说几句:
1)这么个不大的流派展竟然还有代笔的,为什么?
2)想想,满打满算300来幅作品,有初评有二评,奖次怎么定?评委好当。
3)获奖作者后面应跟地儿,如一等奖温世森(河北·邢台·南宫)
4)提交论文超过10篇了吗?论文奖咋不公布?
谢谢
六届张派书展,站长陈启壮从网站角度全程参与了组织筹备工作,并以评委身份参加了初评和终评工作,展览开幕式及学术研讨会期间,站长启壮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张派专家、学者及道友,并在一起亲人般交流书艺,畅叙友情。作为此次六届张派书展的亲历者,站长有些话在这里同大家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1.南宫市委市政府主办此次六届张派书展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张裕钊书法道友提供展示自己和书艺交流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宣传张裕钊书法流派,宣传南宫碑,进而达到提高南宫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效果,就此而言,我个人以为是成功的,不仅南宫受益,张裕钊流派道友亦是受益者,所以我个人非常感谢南宫市领导对展览的大力支持,这在前四届,我们是不敢想象的。
2.关于特邀作品。大家能看到本次展览特邀作品较多,尤其是邀请了一些非南宫碑体作品参展,组委会初衷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张裕钊书法流派的发展和传承,从效果上看,可能有些冲淡了主题,但从宣传的角度,我们让更多的书法人参与其中,尽管有得有失,也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3.关于获奖。获奖名单公布出来后,有些道友谈了自己的看法,这很正常,也欢迎更多的道友发表观点,正因为关注才会有感而发,细心网友会发现本次展览增加了获奖名额,证明南宫组委会越来越看淡奖项,这一点我个人与组委会领导有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作者通过举办展览因为争夺奖项而影响心情,这与组委会初衷相违背。,一等奖作品也好,二三等奖作品也罢,只是证书而已,所以书友们不必为奖项烦恼,也许下次书展只设优秀作品奖和入展作品,天下写张裕钊书法的都是一家人。
4.关于评奖过程.此次书展投稿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看,均明显高于往届,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站长陈启壮以评委身份全程参与,客观地讲还是比较公正的,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委并未因有些作者书风向评委靠拢而受特殊关注,评委只是就参展的一件作品评审,为避免优秀作品落选,评审是采用大多数评委集体讨论通过方式进行,先从入展作品里选出若干获奖作品,再从获奖作品中评选出等级奖。等级奖评审过程未受任何外在因素干扰,除评委外,任何人包括组委会领导均不能进入展厅,评审结果看,虽未能尽善尽美,甚至有遗珠之憾,但总体上保证了优秀作品不落选。
5.关于张裕钊,关于南宫碑。此次六届张派书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道友数百人齐聚南宫,参观展览,拜谒张裕钊先生代表作南宫碑原碑,张裕钊先生泉下有知,也会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的。
陈启壮2015.1.13
有幸参加了本次书展,感到很伤心,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获得名次,而是对张体流派发展的担忧
一、关于本次获奖名次的问题
首先,获奖名额太多,这虽然可以鼓励学张体者的信心,但从长远来说是无益的,张体的发展壮大是不能靠多颁几个奖就能实现的,而是靠张体的魅力,这才是内部不竭的动力,奖多,水平上不去则为同行耻笑,反而会有损于张体的发展。
其次,张体发展后的流派众多,而邯郸一脉五个一等奖中占四个,这无疑会对外界产生李氏一门即张体,情况是这样吗?我觉得相去甚远!!!
再次,陈站长所言“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委并未因有些作者书风向评委靠拢而受特殊关注”,也仅仅是你们这些谦谦君子所为吧,要不然为什么会一门独大?
第四,这次获奖作品中有很多是临习作品,临习和创作完全是两码事,又不是临帖展,临习作品如何能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