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2015年1月7日隆重开幕!
学古堂论坛张裕钊书派展览、交流免费办展『第六届全国(南宫碑体)张裕钊流派书法(网络)展』 → 第六届全国(南宫碑体)张裕钊流派书法(网络)展

您是本帖的第 4552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第六届全国(南宫碑体)张裕钊流派书法(网络)展
梁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39
积分:3267
注册:2011年5月16日
4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梁冰

发贴心情

二、关于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这是个老问题,评委专家也都谈到了,我看张书范先生等很有气度,不希望临自己的作品,这也是一位学者应有的风度与做派

继承的问题首先是不能完全继承的问题,这与张裕钊先师的学书经历有关,是不可复制的,还与学书者的个人天赋有关,但首先要继承,然后才谈发展我看本次获奖作品中有的作品连继承的最基础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就获奖了,怎不让人失望!

张体发展的的问题首先是继承多少的问题,在我看来邯郸一门继承的也很少,却一统天下,怎不让人对张体发展的担忧?其次才是发展的问题,各位评委中有几个写的和张裕钊接近?我看没有几个,由于参展作品中真正写张体的人很少,这样评委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喜好带入评审阶段,但他们的喜好就能代表张体发展的方向吗,我看不能!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3 17:20:02
梁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39
积分:3267
注册:2011年5月16日
4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梁冰

发贴心情

三、学风与书风的问题

学风首先要有学习的态度,光看见自己写的好,看不得别人的长处,则首先失去了学者的风范。学术范围内的问题可以讨论,但觉不可藐视别人,要允许别人提意见,我在参展时对邯郸一门的俩副作品说了几句自己的意见,两位一等奖得这就说我见识有问题,又贸然说我没练过张体小楷,见了我的小楷后,又在没有见过我其他小楷的情况下说我的其他小楷也不行,这显然不是学者应有的基本素质!

对书风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方向是有的,随着历史的洗涤才可以让宝石放出光芒,张裕钊先生是绝对可以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一笔的!继承者的各流派我看还相去甚远,如想以自己的自负与争夺就想代表张体发展的方向是觉不可能的。

只有好的学风才能促进书风,修养是书法的根本,没有好的学风是断然不可能有成就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3 17:51:07
梁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39
积分:3267
注册:2011年5月16日
4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梁冰

发贴心情

我所说的成绩绝不是仅仅指书法方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3 18:02:02
梁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39
积分:3267
注册:2011年5月16日
4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梁冰

发贴心情
对不起,是成就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3 18:02:51
梁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39
积分:3267
注册:2011年5月16日
4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梁冰

发贴心情

关于张体小楷大写的问题

我是不赞同将张体小楷大写的,当然张裕钊小楷是张体行书的方向,但小楷大写有弱点

首先小楷在运笔方面有局限,张体的大楷的特点首先是篆法和隶法的应用,小楷在这方面是有局限的,如果直接参照写大一方面会失去许多味道,而且会将张体小楷中部分粗糙的成分带入

其次小楷结体也上不能完全代替大字的特点,这是由于小笔与大笔本身的特点造成的,如以小楷的的结构约束大字,必然会造成一定难度,从而违反书法本身的规律

以上属于学书讨论,欢迎提出不同意见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3 18:20:08
墨客道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论坛游侠
文章:204
积分:3259
注册:2011年4月16日
4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墨客道人

发贴心情
迟来的祝福热烈祝贺张裕钊流派展圆满成功!个人认为这届所有作品比上届(五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高出不少~也证明学张裕钊体的同道们也都进步不少!我相信有了同道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张裕钊体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喜欢学习发扬光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3 20:58:07
默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版主
等级:版主
文章:110
积分:1510
注册:2008年7月5日
4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默然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李月丰在2015-1-9 16:13:44的发言:
momo,刚忙完省里的检查,我看了网络展,咋没有你弟俺的作品呢?
月丰兄,你还是联系一下组委会把,我好像在展览时也没见到兄的大作,本想好好拜读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3 21:21:31
党智多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友上路
文章:11
积分:96
注册:2014年12月18日
4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党智多

发贴心情
南宫之行有感:
    这次参加全国第六届张裕钊流派书法展心情非常激动!即开了眼界又长见识。看到了很多专家、学者,为传承张派书法默默的耕耘使我深受鼓舞。全国书写张派的朋友越来越多,各有不同,这对我今后的研习有很大的帮助。
    感谢网站站长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使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今后的书写道路上请站长、总版主、各位版主、及各位书友批评指正。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张裕钊流派传承下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3 21:42:23
默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版主
等级:版主
文章:110
积分:1510
注册:2008年7月5日
4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默然

发贴心情

全国第六届张裕钊书法流派展之我感

默然 郑一轩

 

    全国第六届张裕钊书法流派展已圆满落幕,张裕钊书道研究网同步网络展盛大开启,一轩作为一名张裕钊书法爱好者、张裕钊书道研究网版主和本次展览的入展作者,可以说基本上参与了全过程。因参加展览开幕式和后续家中及本人事务繁忙,这几天只是挤时间拜读了各位入展作者老师的作品,和学习大家针对张体书法、此次展览所展开的讨论,一直没有发表评论,也是因为一轩才疏学浅,怕所言不周,贻笑大方。但是近来总结此次南宫之行的所思所想,以及看到大家的不同见解,确实也想说两句,在此先托付托付,一轩年幼,才疏学浅,如有得罪,还请君见谅!

    1、关于感谢。首先,在展览现场接受唐山电视台采访时我就提到,真的要感谢,感谢南宫市委、市政府多年以来对张裕钊书法流派发展的大力支持,将一个民间学术活动,上升到政府官方行为,这对张裕钊流派发展会起到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其次,要感谢为张裕钊流派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各位当代张体前辈老师们,正是他们一次次不懈的努力和对张书的执着,前赴后继的推广,张裕钊书法流派才有今天的繁荣,老先生们功不可没;第三,要感谢创办了张裕钊书道研究网的陈启壮先生,可以说绝大多数张体书法爱好者能得到大量的张裕钊书法相关资料,几乎都是来自网站,大家下载观看即可,殊不知这是站长及工作人员一个字一个字淘来的,真金白银买来的,倾注心血编辑的。另外,网站也让全国广大的张体爱好者能够超越空间与地域的距离,相聚在一起共磋书艺,相互学习。网站很多书友相信在展览开幕式上见面交流,谁也不认识,但一提名字,可能都认识!举个例子,这次展览开幕式时,几位书友我们大家在一起合影,我身边突然悄悄站了个人,我俩谁也没看谁,都在微笑着看镜头,这时这位老师悄悄说了句“郑老师,你好!”我一愣,“请问您是?”这位老师依然微笑的看着镜头,小声说“我叫申书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网站书友,讷言堂主人,著名书法家申书庆老师!合影之后,我们赶紧握手,交换名片,开怀大笑。这一个小小的例子真的能够很好的证明,网站书友是一家,天下张书是一家!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4 14:22:34
默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版主
等级:版主
文章:110
积分:1510
注册:2008年7月5日
5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默然

发贴心情

 2、关于展览。这次展览我看了,真的是好好看了。到了南宫后我与网站书友多人分三次看了展览,很受启发,很受影响。本次展览共收到投稿300多张,从数量到质量,客观的讲,这都是小型展览的底子,门槛也不是很高,因为全国写张裕钊的就是少数,能够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媒体知道并参赛的更是少数,整体质量上,不可能达到特别的高度。但我们是流派展,比较上届展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可真是有了质的飞跃!书友们的功底日益臻熟,章法也非常新颖,简单说,就是大家都用心了,都想以最好的面貌向全国的张体书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点不用我多讲,大家上咱们张裕钊书道研究网,打开第五届展览的网络图片,明眼人一看便知,我相信这点大家也都感受到了。另外,我们在展览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书友见面交流的同时,也见到了张体流派的老前辈们,请他们点评作品,合影留念,亲切交流,而且张体前辈悉数到场,董毓明老先生和田人老先生都已是八十多岁,过了杖朝之年,在行走都需要人搀扶的情况下,也都来到了南宫参加开幕式,与广大书友见面,这是多么的令人感动。记得在研讨会快结束时,董老发表完论文,因急事要离开现场,临走时开玩笑说了一句话:“各位,我先告辞了,咱们有机会再见,见一面少一面了!”董老说完后与现场每一位书友一一握手告别。说实话,当时听了董老的话,我差点留下了眼泪,是啊,董老已经85岁高龄了,说实在的,真的是见一面少一面了,但是我当然希望并祝愿董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是,话说回来,这种与老前辈们学习交流的机会该有多难得啊!与广大书友交流的机会多难得啊!老先生们都如此高龄了还在为张裕钊流派的发展发光发热,我不知道这里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合不合适,我只是建议大家珍惜这样的机会吧,真的是来之不易啊!想想还有些人过于执着有没有得奖、哪个地方的组织多占了几个奖项,评比是否百分之百合理等身外之事,我感觉是否有失君子之风,是否用发展的眼光和智慧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是否有失组委会和各位老先生的良苦用心?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5/1/14 14:23:07

 67   10   5/7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