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楼
4、关于张裕钊书风与传承。上面说了那么多,我觉得说到这才是关键的东西,能够继承张裕钊书法的精髓并将其发扬与传播,应该是每一个张书爱好者、学习者毕生的信念与理想。但是在研讨会上熊基权先生的讲话使我非常震撼,熊先生讲:“此次展览,真正说得上继承张裕钊、再写张裕钊,真正写得好的,可以说,一个没有!”然后熊老师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深有体会。另外,网友也有提到,这次只展览继承张裕钊的不多,继承评委们的倒是很多。我觉得这是一个现象,很重要的现象,如果不解决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确实不利于自身书艺的发展,更不利于张裕钊流派的发展,倒是变成了张裕钊“各派”的发展。
对于存在的这个问题,一轩窃以为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①大家都是喜欢张裕钊书法的,都在临习张裕钊,写张裕钊,迷上了张裕钊书法极其深厚的内涵和美感。但是,一轩在此可以大胆的妄言,我相信有大部分人,是因为在以前有某些场合、某些机会,接触到了类似于董毓明、田人、张书范、熊基权、李守诚、王乐同、常清海、李喜泰、许乃风、陈启壮等等诸多张裕钊流派著名的传承人的作品和其本人,才开始喜欢张裕钊、学习张裕钊的,自然会先受以上诸先生等影响,再受张裕钊影响。②跟着谁学,就会不自觉地学谁。这是书画圈常见的一种风,有很多书家在某种条件下结识了上述诸先生或身边人,自然受其影响。③对于深入学习张裕钊的信念和力度还是不够。学了张裕钊都知道,张裕钊的书法之所以被康有为赞誉集碑之大成,是因为无论是篆隶、北碑、唐楷等诸多碑刻都曾涉及临习,且倍加用心消化,才能做到高古浑穆、率意潇洒,笔笔有古人,却能自创一体,别出生面。简单说,大家都知道张裕钊临的东西多,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也去这样临帖的能有几人?④现在社会节奏快了,人心也浮躁了,也都想在有生之年或小有成就,或自创一体,或以之为依托得名获利,哪还有心思临帖。
那么既然都是有原因的,必然就可以解决,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那么一轩以为,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多临帖,多思考,多练习,自然会水到渠成,有时候大家认为往往最笨的办法,其实才是最好的,最捷径的办法。说临帖,现在有好多书友不临古帖,只临张裕钊,而且资料还不多。一轩是晚辈,有一点小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大家参考。如果只临张裕钊手头资料还不是特别多,练习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发生死板的状态。久而久之,不用说不便于出帖,而是根本就出不了帖。(当然,我说的这句话前提是对张裕钊书法有基本功,或者说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基础还很薄弱的,咱们还是好好临帖才是上选。)所以说,一定要横向学习,延伸学习,多临古帖,灵活运用,时间长了一定会水到渠成,自成风貌。记得一轩在2008年初学书法时,便接触到了张裕钊书法,作为一个零基础的学生,当时很冒昧的找到熊基权老师家中请求指教,熊老师当时很热情的接待了我,并与我长谈,熊老师谈到,“写张裕钊一定要研究,追张裕钊的根,多临临北碑、墓志、唐楷,你才能运用的更自如。”熊老师还向我介绍了对其影响很大的几本字帖,并与我讲了他把握结构的方法和规律。让一轩受益匪浅。另外,站长陈启壮老师,利用一年的时间,将其临帖的成果已发送到了网站论坛,大家也都看到了。起壮先生平时工作繁忙,切书画事务缠身,网站工作量也很大,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或者深夜临习,能拿出时间临习这么多字帖,其精神是多么值得大家学习。
由此可见,真正踏下心来临帖才是唯一的出路。多临,就是多看多写的过程,必然会增长见识,提高技艺,再加以相互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成一家岂不是早晚的事。咱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各位大家、前辈们的经历,董毓明先生,老老实实临了一辈子,终成张体大家;张书范先生,堪称张体绝对的代表书家,早年间写张裕钊近似度极高,有时被误以为张裕钊后代,但是后来通过临帖、练习、总结,衰年变法,也终成大家;熊基权先生三十岁后才学书,遍临北碑,可以说是张体书法家出帖变法的佼佼者,可是很多书友可能不曾全面的见过熊老师写的小字魏碑,那才真是气韵十足;唐山的许乃风先生,也是一轩的老师,我通过网站也看到了全国很多书友临摹乃风老师的字,乃风老师今年74岁了,虽然年龄在诸多前辈中不是最大的,但是写张裕钊可以算是最早的,乃风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写张裕钊了,早期作品也都是很朴实的忠于原作,后来老师在大量临摹北碑的基础上还在作品中夹杂了大量帖学精华,才得以在张体书坛独树一帜。
上面说了很多,总的想法就是一个,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才能为更好的继承张裕钊,弘扬张裕钊打好基础,其余一切都是空谈。这也是参加完这次展览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多批评指导,也欢迎大家在网站论坛上多多交流,相互切磋,一同进步!展览已经结束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自己在这次盛会中,学习到了什么,至于一些身外之物,暂且让它随风去吧,因为我们共同的信念在于张裕钊、在与书法。
最后还是说四个感谢,感谢南宫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谢张裕钊书法流派的诸位前辈做出的贡献、感谢站长陈启壮先生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最后感谢所有学习张裕钊、研究张裕钊的朋友们,正是因为大家,张裕钊流派才能有今天,未来还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