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分 类 导 航
【中心简介】
【中心动态】
【参考文献】
【张裕钊介绍】
【张裕钊先生年谱】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网络搜索
  >> 热 点 新 闻 TOP10
 张裕钊书道研究网站庆三周年雅集活动盛况
 张裕钊书道研究网五周年站庆雅集盛况
 唐山自驾游协会&张裕钊书道研究网《六一儿童节慰问灾区的孩子》
 由陈启壮先生题名张立忠先生的《子午流注肝心脾肺肾组曲》cd光盘正式由解放军卫生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祥之先生最新代表著作『王祥之隶书三字经』专题展
 网站参考文献
 站庆两周年雅集成功举行,请欣赏雅集盛况!
 台湾国立艺术大学书法硕士生陈奕君做客学古堂工作室
 近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辛先生做客学古堂!附图片!
 王祥之《图解汉字起源》第三次印刷出版发行
 站内新闻张裕钊先生年谱 → 张裕钊年谱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张裕钊年谱
来源: 张裕钊书道研究网 作者:陈启壮 发表日期: 2007/5/20 19:36:56 阅读次数: 13170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张裕钊年谱

 

公元1823年  清宣宗道光三年  癸未  一岁

    夏历十一月初四日酉时,张裕钊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符石乡龙塘村(今属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字方侯,亦字廉卿,号圃孙,亦号濂亭。

    父善准,字树程,号平泉,亦号愚公,岁贡生。时年二十七岁。

    母金氏,马一里县庠生金山民之次女。时年三十岁。

    兄裕锴,字炼侯,号铁岩,亦字经孙。时年三岁。

公元1824年  道光四年  甲申  二岁

    八月,祖父以诰卒,享年六十三岁,著有<史学提要),未刊。

公元1825年  道光五年  乙酉  三岁

    天资瑰异,颖悟倍常童,深得祖母余氏钟爱。

公元1826年  道光六年  丙戌  四岁

    十二月,大冶道光丁酉(道光十七年)科举人黄宣(仲卿)之长女出生,后配裕钊。

公元1827年  道光七年  丁亥  五岁

公元1828年  道光八年  戊子  六岁

公元1829年  道光九年  己丑  七岁

    与兄裕锴入塾就读,师事杨慰农(本县东沟月山杨村人),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论语》、《大学》等。始知作诗应对。

公元1830年  道光十年  庚寅  八岁

    杨慰农先生给授“三孟”(上孟、中孟、下孟),“五经”。日课之余,父常将顾亭林《日知录》对他进行讲解,使他朗诵。

公元1831年  道光十一年  辛卯  九岁

    继续师事杨慰农。

公元1832年  道光十二年  壬辰  十岁

    仍从杨慰农先生就读。

公元1833年  道光十三年  癸已  十一岁

    继续在月山杨村读书。

    八月,长江流域大水灾,武昌受灾严重,凡地势较低的湖田颗粒无收。

公元1834年  道光十四年  甲午  十二岁

    同邑增生朱依柳先生应张善准的聘请,设馆于张家.专教裕锴、裕钊。朱先生给授制举业,裕钊不乐,独以家藏曾巩《南丰集》,时时读之。经先生循循善诱,喜读先贤文章。

    是年,湖南湘乡人曾国藩(1811872)考中举人。时年二十三岁。

公元1835年  道光十五年  乙未  十三岁

    继续在家馆就读。外出玩耍,经常同人作诗应对。

公元1836年  道光十六年  丙申  十四岁

    朱依柳先生根据善准的要求,对裕钊教以八股制艺,兼学诗文。

公元1837年  道光十七年  丁酉  十五岁

    通过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南丰集》后,掌握了曾巩为文的奧秘。

    遵义黎庶昌(莼斋)生。

    八月,直隶南皮(今属河北)张之洞生。

公元1838年  道光十八年  戊戌  十六岁

    与同邑挚友范子碱(jian)、范鹤生兄弟参加武昌县试,同中秀才。

    四月十二日,江苏无锡薛福成生。

    四月,曾国藩中进士,朝考后授翰林院庶吉士。

公元1839年  道光十九年  己亥  十七岁

    赴省城应乡试未被录取。乡试官方伏渥“以裕钊及范鹤生(同邑人)、李爽阶(嘉鱼人)三人齿最稚,令仆者置一桌床大堂中.令三人环坐,以示优待。三人相视而笑”。

    四月十五日  丑时,湖北宜都杨守敬生。 

九月二十八日,中英穿鼻(在海防重地虎门)海战发生,掀开了鸦片战争之序幕。

公元l840年  道光二十年  庚子  十八岁

    居乡攻读。

    九月,安徽桐城吴汝纶(挚甫)生。

公元1841年  道光廿一年  辛丑  十九岁

    居乡攻读。

公元1842年  道光廿二年  壬寅  二十岁

    居乡攻读。

    八月,清政府和英帝国主义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从此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公元1843年  道光廿三年  癸卯  廿一岁

    居乡攻读。

    江苏海门查燕绪(冀甫)生。

公元1844年  道光廿四年  甲辰  廿二岁

    娶大冶黄宣(仲卿)之长女,年方十九。婚后育男二女三。

公元1845年  道光廿五年  乙巳  廿三岁

    居乡攻读。

公元1846年  道光廿六年  丙午  廿四岁

    参加湖北乡试,中举人。主考官谷城令安锡龄(山东人.进士)为其荐卷评赏。此次同榜中举的有同邑范碱、范鹤生兄弟和随州的黄蒙九,均为裕钊挚友。

    近年,湖北渐不平静。去年有江陵、咸宁罢商;捻军从河南入境;西洋人李若瑟、罗元勒、纳巴罗等乔装打扮,窜入湖北传教,被拘送广东。社会动荡.人民贫困,失学失业,充斥社会。

 

公元1847年  道光廿七年  丁未  廿五岁

  在家攻读。

公元1848年  道光廿八年  戊申  廿六岁

    在家攻读。

    武昌、江夏、嘉鱼等地大水为灾,梁子湖、樊水流域淹地尤广。

公元1849年  道光廿九年  己酉  廿七岁

    二月,祖母余氏卒,年八十八。

    秋,由鄂赴京寓京湖广会馆,准备明年应礼部考试。

    长江中下游沿线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省汛情严重,武昌堤段因要农民出钱加修,堤款不济,重遭水患。

公元1850年  道光三十年  庚戌  廿八岁

    考取国子监学正,官授内阁中书,从七品。主试官为侍郎曾国藩,奇裕钊所为文,似曾子固()文法。既录选召见谓曰:“子固读《南丰集》耶?”裕钊窃自喜。

公元1851年  咸丰元年  辛亥  廿九岁

    居京供职。相与往来密切的有柯茂芝、金伯华(均武昌人)、钱畹香、吴又枢(均黄冈人)、熊五伟(罗田人),张星阶、兰阶兄弟(江夏人)。尤其是与范碱、范鹤生过从甚密,大家常常集会,饮酒赋诗,直抒胸臆。

是年,一月十一,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旋称天王。

公元1852年  咸丰二年  壬子  三十岁

    上半年居京任职,眼看朝政腐败,国家衰危.不愿与时俯仰,遂绝意仕途,于八月二十一日,与同邑金伯华等离职南归,直至其家。

    冬.受湖北省按察使江忠源的聘请,主讲武昌勺庭书院。

    父善准在江夏田姓家坐馆教学。

    二月二十五日,泰兴朱铭盘(曼君)生。

    十二月,太平军攻省城武昌。自此以后,在全省五进五出,其中在省城领驻三次。

公元1853年  咸丰三年  癸丑  三十一岁

    春,勺庭书院开学不久,由于太平军与清兵在省城交战,书院被毁,张裕钊在鄂境内佐助江忠源。七、八月间太平军攻克汉阳江夏,整个社会动荡不宁,张裕钊便回家闲住。

    五月二十五日,通州张季直()生。

公元1854年  咸丰四年  甲寅  三十二岁

    八月,曾国藩部攻下武昌等地(太平军走鄂东),居住武昌衙署,闻张裕钊尚在家乡,即召入戎幕参办文案。

    十月初六日寅时,长子后沆生。

    通州范当世(肯堂)生。

公元1855年  咸丰五年  乙卯  三十三岁

    寓鄂省垣。

公元1856年  咸丰六年  丙辰  三十四岁

    在曾国藩幕。

二月,后为裕钊侧室的祁氏生。

公元1857年  咸丰七年  丁巳  三十五岁

    七月,随曾国藩驻浠水县巴河。

    十月,在曾国藩幕府会见旧友王家璧、柯茂枝、樊一峰等。

公元1858年  咸丰八年  戊午  三十六岁

    时曾国藩在青山舟中驻节,依水为营。

    张裕钊在曾国藩舟中始晤安徽罗少村(后任都转)

    三至六月,陈玉成部攻占英、罗、麻、黄(黄安,今为红安)诸县,与湘军鲍超混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入高潮,五月二十日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六月,清政府与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二月初五日,广东南海康有为生。

公元1859年  咸丰九年  乙未  三十七岁

    二月,应湖北巡抚胡林翼之聘,赴鄂省城与汪士铎(梅村)、胡兆春、莫友芝等,辑《读史兵略》。开始时间为二月初一,完成时间为明年十二月十二。

    九月,在省城武昌谒见曾国藩,乞为祖父以诰撰写《武昌张府君墓表》。

公元1860年  咸丰十年  庚申  三十八岁

    曾国藩五十寿诞,时在江宁,张裕钊作邮觞词以祝。

公元1861年  咸丰十一年  辛酉  三十九岁

居鄂。

十一月,往安庆谒见曾国藩,并入幕府,曾令张裕钊专治文事。

八月二十六日,湖北巡抚胡林翼(18121861)卒于武昌。

公元1862年  同治元年  壬戌  四十岁

    居曾国藩幕。

    岳父黄仲卿卒于家,年五十有五。道光丁酉(公元1837)举于乡,已而有疾,久之遂丧明。

公元1863年  同治二年  癸亥  四十一岁

    春,海宁查燕绪、蒋佐尧来谒,执弟子礼。

    十月,父病,离曾幕归家服侍。

公元1864年  同治三年  甲子  四十二岁

    居家。

    正月,门人查燕绪别归海宁,为作赠序。

    四月,天王洪秀全自杀,五月,子天贵福嗣位。

    八月,兄子慕梁殇,时年十三,聪颖素为家人所喜爱。为作葬志(见《濂亭文集》六卷)。九月,次子后浍生。

    十二月,父善准卒,年六十九。生平著有《史学提要续编》六卷,未刊。

公元1865年  同治四年  乙丑  四十三岁

    居家。

    二月.母金氏卒.年七十三。

    无锡薛福成于六月二十八日,得知曾国藩北上剿捻途中正张榜招贤,在长兄薛福辰的陪同下,在宝应运河码头曾国藩座船上谒见曾,递上万言《上曾侯相书》,就当时社会问题提出建策,曾国藩“阅毕,嘉赏不已”,立即将其留下当幕宾。薛福成由此以“门下晚生”的身份师事曾国藩。

公元1866年  同治四年  乙丑  四十四岁

    是年游郢,就聘编修钟祥县志。

    九月,代某学使撰《安陆府试院增修号舍记》。

公元1867年  同治六年  丁卯  四十五岁

    钟祥县志拟付梓,为作《钟祥县志后序》。

    是年撰《赠道衔湖北升用知府荆门直隶州李刚介殉难记》,并书丹上石。

    十月,日本国宫岛大八(詠士)生。

公元1868年  同治七年  戊辰  四十六岁

    七月,抵金陵,撰《湘乡相国曾公五十有八寿序》、《跋明三原焦

公家书》。

    秋,晤怀宁邓守之(邓石如子)于金陵,为作《题完白山人石交图》。应赵惠甫之请,作《题昆陵赵氏耕读传家图》。

    十月,结识吴汝纶(时吴年二十九)、莫友芝。在此之前,会到方存之(宗诚),作《赠方存之》诗。

    十一月,与莫友芝相偕送曾国藩赴直隶于邗上,作《送湘乡相国曾公之任直隶总督序》。返过维扬,经丹徒、吴门,游览灵岩、天平山,舟行累月,别莫友芝,赴杭州。

公元1869年  同治八年  己巳  四十七岁

    春,由杭州抵苏州,门人查燕绪往谒。旋复武昌,适李鸿章将

督师陕西,吴清卿从行,即撰《赠吴清卿庶常序》。

    是年,在武昌馆鄂城书局供职。

公元1870年  同治九年  庚午  四十八岁

    六月五日,夫人黄氏卒于乡居。死后二日,裕钊及长子后沆始由省垣赶回,深为悲痛。后数年作墓志铭曰:“昔君未没,我戏谓君:我后汝死,必善为文。以不死汝,勉汝为贤。孰谓今日,乃践斯言,嗟我与汝已矣。……永万古而隔离,文纵不磨,又安用之?”时有子二,名后沆、后浍,女三,孙二,名孝沐、孝栘,刻载墓石。

    另据家谱载,裕钊侧室祁氏,葬于陕西。并云裕钊二男五女,其中黄夫人生有三女,后二女,为祁氏所生。

公元1871年  同治十年  辛未  四十九岁

    曾国藩复任两江总督,由直隶调宁。

    重应曾召,到金陵主讲凤池书院,并亲手植枇杷一株于庭院中。

    九月,莫友芝卒,时年六十一岁。

    十二月,代曾国藩撰《重修金山江天寺记》,并书丹刻石。该寺经修两年有余,耗白金三万有奇,皆记入记中。

公元1872年  同治十一年  壬申  五十岁

    客江宁。

    三月,曾国藩卒,作《祭曾文正公文》,共四百八十余言。文云:“矧我小子,靡所比拟。薄陋滞拙,世之所弃。辱荷公知.区区文字。譬海纳川,我乃涓浍。暇日请谒,公屡色喜。评榷古今,往往移昝。矜我诲我,我礲我砥。翼我焘我,畀我无已。我夙别公,昔冬之季。孰云几日.遂隔万世。天下之痛,一身之私。哀诔无端,涕陨如糜”。

    薛福成因剿平西捻而叙功,为直隶知州的五品官员,在曾幕协助曾纪泽料理完曾国藩丧事后,来到苏州书局供职。

秋,作《莫子偲墓志铭》。志中特录子思平生著述诸名目,其已成书刻刊者为《黔诗纪略》三十三卷,《遵义府志》四十八卷,《声韵考略》四卷,《过庭碎录》十二卷,《邵亭诗钞》六卷,《樗茧谱注》二卷,《唐本说文木部笺异》一卷,计凡七种;编订未竟之书尚有诗八卷。

公元1873年  同治十二年  癸酉  五十一岁

    客江宁。

    夏秋之交患了一场病,有《病起》诗纪之。

    岁暮,作《诰授中宪大夫即选道江苏候补知府黄君墓志铭》。时黄蒙九馆于张家,课授诸子,十二月初九病死于馆舍,并为殡殓。黄为随州人,与裕钊为当年中试同年生。

    是年,应吴挚甫之请,撰《吴徵君墓志铭》。

公元1874年  同治十三年  甲戌  五十二岁

    客江宁。

    撰《书方存之家训卷后》。

    八月,师山书院山长孙子福(寿祺)偕张季直()至凤池书院拜谒,叩问古文法。

    与黎莼斋书,述文章为至难至得之事.而归于资质才气与致力学识.其传或不传,其久远与短暂,若显若晦.则有天数,初不必设心措意。知乎圣人之道,以达乎天地万物之原。

    朱铭盘二十三岁。冬,两淮盐运使定远方子箴聘铭盘为记室,铭盘去扬州,师事方公。方读铭盘之文,以为高古奇逸,离尘绝俗,近今人士,得未曾有。

    是年,张謇年甫二十四岁.入吴长庆军幕,参预军事机密,办理军中重要函牍。吴长庆为张筑茅屋三楹,作为读书治事之所,并命其次子张保初从謇受业,宾主相得。

十二月,穆宗死,慈禧太后立醇亲王子载湉,是为德宗景皇帝,仍由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改明年元为光绪。

公元1875年  光绪元年  乙亥  五十三岁

    客江宁。

    夏,应吴汝纶函请.撰《吴母马太淑人拊葬志》。吴挚甫自武昌来书,介绍邑生马通伯(其昶)从游门下,裕钊有诗次韵酬答。

    十月,自凤池书院返鄂。其间如《游北山》、《庭前桃花始开》、《春日郊行》、《晓发》、《玄武湖寺中曾文正画像》,均属是年之作。《答李佛生书》、《与张照堂大令书》、《吴母马太淑人拊葬志》书丹,皆作于金陵。

    同年秋,薛福成应直隶李鸿章之邀,在保定人参北洋戎幕,成为李鸿章的主要文案。

    是年,方子箴为朱铭盘序《桂之华轩文稿》,谓朱“甫逾弱冠,心匠既巧,腹笥又便,由此进而愈上,乌能限其所至”。又序《桂之华轩诗草》,谓朱“五言善学太白,七律亦有奇气,五七古歌行则与昌谷少陵为近,年少才雄,家贫嗜古,自来扬州,角逐坛坫,足张吾

军”。

(待续)

上一篇:没有上一条记录
下一篇:没有下一条记录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
 临沂译美翻译
临沂翻译
临沂英语翻译
临沂翻译公司
网址:www.linyify.com [GrU2a6Mu 2022/6/24 23:31:51]
第1页,共1页,共1条评论 1
 【相关新闻】 [共1条]
  张裕钊年谱
 【相关软件】 [共0个]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文章】 [共0篇]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友情链接
学古堂论坛张裕钊书道研究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超级搜索 |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07-2023 『学古堂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张裕钊书道研究网
站长:陈启壮 建站时间:2007-3-27 站长信箱:tschenqizhuang@aliyun.com
冀ICP备17022195号-1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729号